方城县博望镇移风易俗蔚成风气文明气息扑面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ks_bjzkbdfyy/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曾倩通讯员李善喜逯光明春末夏初,柳绿花红。5月15日,记者走进方城县博望镇湾街村,眼前是宽敞整洁的村间大道、红色气息浓厚的文化墙、绿荫覆盖的农家小院、幸福和美的文明家庭……在博望镇,类似有“颜值”更有“气质”的美丽村庄不断涌现,一幅幅美丽生动的精神文明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博望镇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文明新风、扎实推进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加速形成文明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提供道德铺垫,加速文明新风吹遍各个角落。“尊老爱幼、热心待人是俺全家人的处事态度,除了家庭和睦、孝敬老人外,邻里需要帮忙,我们也会主动伸出援手。”在博望镇“道德模范”表彰会上,获得“孝老敬亲”荣誉的湾街村靳小苹向大家分享了孝敬老人、助人为乐的故事,赢得全场掌声不断。现年56岁的靳小苹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她的婆婆18年前患上脑中风,常年瘫痪在床。为了养家糊口,她的丈夫除种地外,还经常外出打零工,无暇照看病中的母亲。因此,婆婆的吃喝拉撒全压在小苹一个人肩上。平时喂饭喂水,生病煎汤熬药。每天早晨,她的第一件事是帮婆婆倒掉尿盆,再扶她坐起穿好衣服。等婆婆吃完早饭,靳小苹再把轮椅推到婆婆床前。为让她感到舒服,就先在椅子上铺一层柔软的棉垫,然后轻轻抱起婆婆瘦弱的身躯,慢慢放进轮椅里,一步步推向大街小巷,田头地边,让婆婆见见左邻右舍的熟人,呼吸点新鲜空气。“俺婆婆爱看戏,每当本村和邻村唱大戏,我先备好一瓶不凉不热的茶水放在轮椅里,再把她推到戏台前。由于使用频繁,轮椅坏了就修,修了又坏,已换过两辆了。”提起这些亲身经历,靳小苹历历在目。在博望镇的孝顺媳妇中,靳小苹只是其中的一员。去年以来,灵龟铺村共表彰出类拔萃的“好媳妇12人,并推荐到县里表彰2人。今年49岁的冯春焕是个独生子女。8年前,她的母亲因病瘫痪在床,哥嫂家庭困难,她就把母亲接到自己家赡养。谁知“屋漏偏遇连阴雨”,年,婆婆也患上了脑中风,入院治疗后落下“半身不随”。这样一来,丈夫外出打工,冯春焕一人奉养“两个妈”,天天忙得团团转,但她从未说声苦和累。日前,灵龟铺村的村规民约意见征求会正式召开,村民代表踊跃发言,对原有的村规民约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今后,俺村的评先表彰工作每年举行一次,除了公开表彰‘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外,还由村民代表集体推荐出诚实守信模范、捐助公益模范、帮贫助困模范等。加快俺村群众讲文明、树新风蔚成风气,加上持续开展群众性的人居环境整治,逐步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打造名副其实的和美丽乡村。”该村党支部书记高天青说。日前,博望镇开展了“深化婚俗改革、讲究婚事新办”、“改变丧葬陋习,推行火化制度”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活动。还通过春季庙会、物资交流会、乡村大舞台等,自编自演《三个媳妇比孝顺》《移风易俗树新风》《二姐退彩礼》等小节目,以三弦书、大调曲、鼓儿啍等演唱形式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同时,还编印《婚俗改革倡议书》《殡葬改革条例》等宣传资料份,下发到各村各户,通过多种形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树文明新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切实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博望镇移风易俗已深入人心,文明新风在广大群众中悄然兴起。
上一篇文章: 我国古代六礼嫁娶程序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by/5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