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河北省累计报告艾滋

河北日报客户端11月29日讯(记者张淑会)今天,记者从河北省卫生健康委获悉,截至年10月底,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例,其中死亡例。现存活病例数例,居全国第22位。经专家评估,河北省疫情持续保持低流行态势。性传播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旨在强调包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社区的优势和作用,强调个人健康责任意识,与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共同防控艾滋病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为遏制艾滋病流行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国家和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充分发挥部门联防联控作用,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各项防控工作。

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各级政府调整充实了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健全了协调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责,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工作卓有成效。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建立了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省卫健委、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引导和支持27个社会组织申请国家艾滋病防治基金约万元,对高危人群开展防治工作,推进了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

覆盖全省的艾滋病防治网络建立。艾滋病检测咨询的可及性和随访服务的规范性显著提升。全省现有艾滋病实验室筛查实验室个,个乡镇社区建立了艾滋病快速检测点,截至年10月底全省共计检测各类人群万人次。所有病例均实行电子化管理,实时为每一例病例提供病情发展跟踪服务。

艾滋病综合干预的实效性提高。重点做好男男性接触者、失足妇女、感染者和病人等面对面咨询、宣教、检测等综合干预工作,全省干预各类高危人群万人次。

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我省从年启动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年全部转入医院进行治疗与管理。本着发现即治的策略,累计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例。现存活感染者及病人治疗病毒抑制率为97.4%,病死率由年的14.74%下降到目前的1.40%。

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积极推进。全省设立9家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共27个社会组织参与防治工作,涵盖感染者关怀、失足妇女干预、男男性接触者干预等。社会组织利用其独特身份对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形成有利补充和支持。

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突出重点。以失足妇女、男男性接触者等高危人群为重点,加大同伴教育员“面对面”宣传干预力度。监狱系统把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入监、出监和常规教育课程,使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培训常态化、全覆盖。在全省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工地、进社区、进农村、进场所、进场所”六进宣传活动。年全省有65家高校组织开展了艾滋病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防艾氛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by/4780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