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职中生理心理健康暨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
年12月6日下午,在我校阶梯教室对全校女生进行了生理、心理健康暨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普及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如何把握与异性朋友的交往尺度。同时教会学生在遭到社会青年骚扰时要果断进行拒绝和保护自己的方法,并及时告知家长和学校老师,必要时还可以报警。
此次讲座讲解了艾滋病的致病原理、发病状况、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让师生们深刻地了解了艾滋病的危害,了解了有效防治艾滋病的具体措施及预防艾滋病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消除了大家的恐惧心理,掌握了预防知识和基本方法,真正认识到文明、健康有序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下面小编为大家普及一下关于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今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英文主题是RighttoHealth)。意在说明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人人都享有健康权利,艾滋病感染者同样享有平等获得健康服务的权利。
艾滋病防治公益片
传播途径:
HIV(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传染源,曾从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唾液、尿液、阴道分泌液、眼泪及乳汁等分离得HIV。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及性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
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
预防措施: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怎样对待身边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用害怕,更不能看不起、排斥他们。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是:同情、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不扩散他们的病情。
以下行为不会传染艾滋病
因此不要过度恐慌
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干的接吻无口腔黏膜的破损,不会感染艾滋病,但如果带有大量唾液且有口腔黏膜的破损,血液的渗出,则可能传播艾滋病);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上同一所学校;
5、购物、使用钞票;
6、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
7、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
来源/中国妇女报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by/10233.html